1.概况
医院手术部由手术一室(Ⅲ级)、手术三室(Ⅲ级)、手术二室(Ⅱ级)和十万级的器械室、敷料室、洁净走廊组成,位于医院新建的综合病房楼七层,净化空调面积138m2。大楼八层为技术层,布置净化机组、设备;热泵机组置于四楼屋面上。根据医院需要, 手术一室用于普外手术,手术二室用于胸外手术, 手术三室用于眼科手术。为满足医院的使用要求,设计时采用了独立净化空调机组和集中新排风机组、小型热泵,冬夏用大楼冷热源的设计方案。手术室使用静压箱孔板送风、下侧回风,洁净走廊和辅房上送上回。测试与运行结果表明:工作区的气流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匀,噪声、洁净度、新风量、菌落数**过*YFB001-1995标准,并**过了2002年《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》GB50333-2002。其它指标达到设计要求。净化空调系统运行四年来,效果较好。
2.3室内正压
为防止外部的污染空气进入手术室和洁净区,保持室内洁净度要求,各房间设计为正压。由于手术室采用医用气密门,换气次数较高,故取表1的正压值。
百级重症监护病房用于白血病人干细胞移植的**, 研究洁净系统的可靠性, 降低病人感染率。
方法:从一套8 间百级重症监护病房运行的不稳定性入手, 从新风系统、房间循环机系统、冷媒循环系统、纯化水淋浴系统、病房工作区生活排水系统5个方面分析问题,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结果: 系统经改造和调试后, 已运行3个月,各项参数正常。
结论: 百级重症监护病房洁净系统需要稳定的新风系统、结构设计合理的循环系统、可靠的冷媒系统、完善的纯化水淋浴系统和排水系统, 才能够**系统可靠运行, 降低白血病人干细胞移植感染率。
白血病人目前的有效**手段是造血干细胞移植,医生通过药物杀死病员体内所有细胞,干细胞通过血液进入人体循环。病员的**必须在百级无菌环境中,病员从入住百级无菌病房到**结束,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。病员从入住时的纯化水沐浴到日常**的每一个环节,都存存感染的风险,洁净系统作为感染控制的重耍装备,在白血病人**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某套百缴重症监护病房于2013年建造完工,工程经有关部门验收是合格的,并有法定部门的检测报告。但使用过程中系统稳定性很差,出现的主要问题有房间负压、温度控制异常,房间刮噪音大等问题,经改造后运行稳定。本文从系统的结构、新风系统、房间循环系统、冷媒系统、纯化水淋浴系统、生活区排水系统6个方面探讨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方法。
1 系统的结构
该系统有8 间百级重症监护病房.采用一拖一形式,即每个百级病房设置l台净化循环机组,内走廊和医护生活区设置1台净化循环机组。9台循环机组配备3台新风机,每台新风机**3台循环机组新风。净化系统结构如图l。
图l中1—8 百级洁净重症监护病房,9一16病房循环机组;19走廊循环机;17、18、20新风机。图1系统中17、18、20的3台新叨和每台额定新风量800m3/h,每间病房循环机额定风量6000mm3/h,1号-4号病房由18号新风机提供新风.5号8号病房由17号新风机提供新风,内走廊和医护工作生活区由19号循环机组控制,20号新风机*19号循环机组。每个病房分别设置南北2套回风.内走廊一侧回风和走廊相通,回风系统结构如图2。
医院中心供应室如何设计
合理、规范的医院中心供应室是以5部相关文件为设计依据的,至少需要污染区、清洁区、无菌区3个独立作业区域,物流只能由污到洁再到无菌区,气流则由无菌区到清洁区再流向污染区。
中心供应室作为医院无菌物品供应基地,以有效的、良好的无菌物品供应系统,以准确和适当的物品管理措施,以节省人力、资源及时间为目标,运用集中管理办法,使符合标准的无菌物品,能有效而经济地供应、提供给全院各医疗单位,从而让病人获得安全的护理与**,并监测消毒清洗器及灭菌器的效能,确保消毒和灭菌程序达到标准。
供应室的建设在设计上要符合现代供应室的发展潮流,同时要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,满足医院近期和长远的要求。在方案论证阶段,首先要把握好内部流程,严格划分污染区、清洁区和无菌区;其次要广泛吸取先进理念,取众家之长,第三要以人为本,努力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温馨、舒适的工作环境。
(一)各专业设计方案选择
1.装饰装修方面
高温灭菌间内温度高,湿度大,外部采用彩钢板,内部为优质不锈钢板,这样既满足了净化需要,又保证了围护结构的使用寿命。参观走廊选用漂亮的钢化玻璃隔断,避免了大批参观人员进入工作区,影响正常工作。
地面采用优质PVC防静电地板,具有*防静电功能,耐磨、阻燃、耐腐蚀、脚感好,并且整体铺装效果好。此外,对污染区、清洁区、无菌区地面进行了分色,以便于区分不同区域。
2.净化空调系统
净化空调系统是整个供应室净化的核心,用粗效、中效、高效三级过滤方式对供应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,除去空气中尘埃和微生物;选用二次蒸汽加湿,有效**供应室内恒温、恒湿、洁净的空气环境。所用医用卫生型净化空调机组参照《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》GB50333-2002设置,新风系统采用分区集中供应,排风系统每个区域独立设置。净化空调系统的控制采用西门子微电脑*处理器,加以相应的配件组合而成,具有现场控制和远程控制的功能。
为了有效控制细菌的滋生,只有对净化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控制,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净化效果,因此我们在系统配置上做了合理布置。
自动控制采用先进的控制模式,在系统停止运行后,采用延时关机模式将过滤器吹干;使用密封性好的医用卫生型机组;机组采用紫外线灭菌装置;风管电加热器采用不锈钢光管制作,表面光滑,耐腐蚀,不易积灰,易清洗;设置宽大的检修门,方便机组的维护与检修。
房间湿度控制:湿度指标是净化指标中比较重要的控制指标,整个湿度控制是通过西门子微电脑DDC控制器来完成。房间温度保证:温度指标同样是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,它直接影响供应室的舒适程度,按标准要求温度全年必须控制在22℃-25℃之间,它主要是通过新风表冷器、主机表冷器、、风管电加热器来实现。整个温度控制是通过西门子微电脑DDC控制器来完成。
3.送排风系统
由于我院中心供应室位于门诊楼地下一层,通风条件差,建设中除了严格执行供应室建设的净化标准外,局部区域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。例如高温灭菌间,消毒物品出锅时瞬间温度高,湿度大,所以每台高温灭菌器外都加了排放装置,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;生活区的每个房间都有新风系统和单独的排风装置,保证了工作人员舒适的生活环境。此外EO灭菌间的废气排放系统,主体施工阶段就预埋套管,直接排至六层屋面。
4.给排水系统
中心供应室给排水系统工艺复杂,给水系统有自来水和纯净水系统,排水系统除常温水外,三台高温灭菌柜排水温度高,压力大,排水管必须单独敷设,并且严格按给排水施工及验收规范留好坡度;高温灭菌柜下的地漏决不允许与灭菌柜排水相连,以免排水蒸汽泄漏。排水管采用优质铸铁管。高温灭菌柜排入的集水坑要求是排污泵必须用热水泵,并且集水坑内设单独的通往室外的排气散热管道。
5.强电控制系统
中心供应室位于门诊楼负一层,局部温度高,湿度大,所以控制电缆采用国内**电缆,开关、插座、电线全部采用有3G认证的国内**品牌,配电箱全部选用施耐德品牌。
6.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
中心供应室污物接收、无菌物品发放均实现了计算机管理;工作区、生活区均设对讲呼叫系统和广播系统;所有入口均设监控系统;生活区入口设可视对讲门禁系统。
(二)科学管理施工现场
1.合理划分工作界面
净化工程分包包括净化区域内的各种装饰装修、各种管线敷设、各种设施设备采购安装等。但这一局部区域又是整体建筑的一个**组成部分,水、电、气、暖等各系统、各专业如何有效连接,都需要具体明确,合理划分,多方配合,形成一体。特别是与医疗工作密切相关的医院信息化等系统,必须实现无缝连接;还有消防等特殊分项工程,必须与整体建筑统一施工,严密配合。
2.妥善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
施工过程中,多家、多专业同时施工,交叉作业,遇到问题是正常的,要定期召开协调会,及时合理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。
(三)严密组织各项验收
1.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和建设单位验收,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;所有隐蔽工程必须经过验收合格;大宗材料进场必须验收合格,方可用于工程;各类设备进场必须验收,认真核对设计参数;各专业系统性能测试也必须进行验收等。
2.及时修改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做法
施工过程中,应从方便使用的角度,不断完善和修改细节设计和做法,较大限度地优化施工做法,有效避免使用后的再次改造。例如接高温灭菌的集水坑,了解了介质温度后,将排污泵改为了热水泵,并增加了排气管,改善了周围的环境温度。
(四)建筑布局
合理、规范的中心供应室,至少需要3个独立的作业区域:污染区、清洁区、无菌区。相邻两区之间设过渡间。进出供应室的人流、物流严格分开。物流只能由污到洁,再到无菌区。气流由无菌区到清洁区,再流向污染区。
以一般医院为例,整个布局分为生活区、污染区、清洁区、无菌区,相邻两区之间设置过渡间。
人流:工作人员从人员入口,进入更鞋区换鞋、更衣间换衣,再经过渡间洗手后,进入各自工作区域。
物流:污物从污物入口进入,经污染区冲洗、双门清洗消毒器处理后,传递到清洁区分类打包,再经灭菌器灭菌后,存放到无菌区。在无菌物品发放厅发放物品。
污染区、清洁区、无菌区,分别设置独立清洁间,不能混用。为防止污染的灰尘颗粒,因空气流动而造成污染,故保证供应室内气流流向,是由无菌区到清洁区到污染区,无菌区保持微正压,清洁区为常压,污染区微负压。
医院供应室布局的合理化,是医院消毒供应的**,是减少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,是医院医疗质量的保证。合理的布局、先进的设施、科学的管理、高素质的员工,是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前提,是现代化医院的基础。